關於玉山 最新消息 活動報導 菁英專訪 玉山刊物 會員動態 合作專欄 週年活動


活動報導
ACTVITY


關稅與地緣風險夾擊 區域多元布局考驗台灣產業韌性

▲左起為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DIGITIMES暨IC之音董事長黃欽勇、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光寶科技總經理邱森彬、Yole Group集團副總裁黃茂原親臨大會。

     根據全球市調機構IDC預估,2028年全球企業 AI支出將超過6,300億美元,龐大需求帶動半導體產業及相關供應鏈營收大幅成長。然而,美國川普總統強硬的關稅政策,使全球經濟與科技業市場劇烈動盪,難以預測的保護主義政策,為產業帶來艱鉅挑戰。 

       面對全球經濟變局,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攜手KPMG安侯建業於2025年7月2日舉辦「2025玉山安侯論壇─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剖析論壇」,邀請各界專家,深入探討科技業及半導體供應鏈產業的最新發展趨勢,並交流投資經驗與實戰策略,期為產業夥伴找到解方、打造永續且具韌性的營運模式。

       首先由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開場致詞,他指出,台灣的努力和實力是30、40年來點滴建立起來,今日半導體產業產值上看6,500億到7,000億美元,是個人電腦的2到3倍之多,而台灣在長久努力後,得以在其中占據重要角色,從先進晶圓製造到封裝領域,都是全球科技產業的好夥伴,半導體產業也驅動台灣近十年經濟成長。

       然而,童子賢理事長提到,想要保有這個優勢,必須在三個方面持續加強:首先是人才養成與留才,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以維持競爭力;其次是法規,讓產業遵循合法、合理的軌道,尤其AI產業開始蓬勃發展後,會有很多道德、倫理與法規上的爭議,必須有相應的法規,產業才有前進的依據。第三則是能源,科技產業仰賴穩定、不排碳且有效率的能源,確保能源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半導體,所有科技產業想繼續維持優勢,在這些項目上必須作出深刻的思考。

       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表示,今年以來所有台商企業,尤其是電子業、半導體產業鏈面臨很多挑戰,諸如地緣政治議題、關稅、匯率波動等,根據KPMG《2025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指出,企業未來三年內最大挑戰包括地緣政治風險、關稅不確定性以及關鍵人才競爭風險、核心產品的出口管制等。各廠商面對的是未來如何將全球布局,轉變成區域化、貼近市場的供應鏈,這些關鍵且複雜的議題將是多位產業先進在研討會分享的重點。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表示,今日台灣半導體已在全球扮演關鍵地位,許多一流企業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說「沒有台灣就沒有AI」。而且,台灣人友善,會成為世界的合作夥伴,共同創造民主供應鏈,共享經濟繁榮,也讓台灣安全更有保障。吳誠文主委強調,政府的目標是善加利用半導體產業帶來的經濟繁榮,編更多預算維護國家安全,並藉此帶動其他各行各業發展,讓全民共享科技進步帶來的益處。同步也促進潔淨能源發展,積極研究新型態核能科技,減少核廢料、確保能源安全,持續往好的方向前進。

台灣半導體世界第一 完整生態系難取代

       DIGITIMES暨IC之音董事長黃欽勇演講「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剖析」,分享重要數據觀察,從品牌營收角度來看,預估2025年美國的半導體市占率將達到全球60%以上,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也以美國企業為主,然而,從進出口貿易額來看,台灣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出口國,在全球半導體公司的產值中,台灣就貢獻了14.6%,超越日本、韓國、中國和歐洲總和,製造業是台灣的強項,也創造最多工作機會,並且竹科產業鏈緊密且完整的生態系,也成為全球客戶最有效率、最可靠的夥伴,這是台灣獨步全球的優點。

       黃欽勇董事長表示,目前世界局勢可以看見資源全球共享/獨佔兩面,以及霸權/反霸權之爭,而在關稅大戰、反全球化的新浪潮中,台灣供應鏈不僅受惠於AI需求爆發而成長,更應善用AI工具規劃中長期策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使在地生態系達到價值最大化。

關稅牽引世界變局 須打造彈性多元韌性供應鏈

       接著由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專題演講談「全球關稅解析 跨國佈局稅務議題」,目前因美國總統川普對關稅態度強硬且難以預測,對全球貿易帶來巨大挑戰,OECD下修2025到2026年的全球GDP成長率至2.9%,金融恐慌指數也來到新高,儘管美國國際法院初步裁定對等關稅違法,但上訴期間仍可繼續實施,使全球經濟處於高度不確定狀態。台灣雖然有機會獲得較優惠的條件,但如柬埔寨等國家被施以高對等關稅,台廠如有在當地設廠,也須關注談判結果。

       丁傳倫副營運長說明,在關稅變局下,例如原產地證明是看進口國如何認定,而非原產國家發證,使合規成本增加、轉單與成本壓力加劇,企業必須積極調整策略,如改變採購模式、與供應商重新議約,使用AI解決方案監測整個供應鏈的變化,以歐盟為例,歐洲企業越來越傾向在歐盟區域內作採購與銷售,如企業有布局歐盟的規劃,除了供應鏈的成本、產品競爭力外,還有永續發展和韌性的要求;面對多變的現狀,企業須思考採用更多元、更有彈性的供應商,並積極使用AI數位工具,協助鑑別整個流程中的潛在風險、提升效率。

企業須強化數位工具、全球化人才管理能力

       光寶科技總經理邱森彬以「台商跨國投資策略調整與市場布局」為題,分享光寶科技全球布局的經驗,他表示,企業必須強化自己的韌性和彈性,面對變局就有勝算。目前地緣政治帶來兩層面影響,首先是經濟貿易層面「全球化已死」,新保護主義已經形成,未來各國產業不再追求全球分工,而以當地市場為主;其次則是安全層面,從國家角度,專業技術、科技與人才需更受保護,不能外流到其他地區,這兩層面將成為企業必修課。

       邱森彬總經理表示,以後趨勢都會是短供應鏈,在當地一步到位才能降低關稅衝擊,也應聚焦於高價值的產業與商品,甚至尋找當地合適的購併標的,降低風險。光寶科技已長期佈局多元據點,早期在中國大陸,後增加越南、泰國,遠至美國、墨西哥、巴西等地都有生產據點,近來面對關稅戰,需要盡快將中國大陸的生產線轉移,談及如何快速轉移產線,第一是運用數位工具,模擬產線移到另外一個廠可能發生的問題,預做準備;另外自動化、智慧製造程度越高,也影響轉移後的產線可否迅速上線,避免人工造成的錯誤或缺工風險。他強調,更重要的是全球化管理人才的能力,如果已有轉移生產基地的規劃,必須先將相關人力在當地準備好,送回母廠進行3到6個月訓練,再回到新的地方發展團隊,不能再依靠外派人才支援,這是光寶科技從遷廠高雄與越南的經驗中學習到的。而所謂「禍福相倚」在變局挑戰下,光寶也找到新的成長機會,AI電源模組與高附加價值產品營收獲得雙位數百分比幅度成長,也帶動公司財務三率躍升。

關稅談判只是開端 世界新秩序考驗企業經營

       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演講「新美元霸權、台商新東進時代來了」,分享商周團隊深度採訪的趨勢觀察,他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是一個地產商人,他要解決美國政府的現金流問題,以及改善資產負債表,他的政策方針以這兩個目標為主軸,對等關稅就是手段之一。面對川普強硬政策,儘管美國製造成本遠高於台灣,「再貴也要去」,台廠前進美國已成趨勢。台積電的19家主要供應商中,有8成有意願赴美,並透過組團聯盟降低門檻、加速布局。  

       另外,世界也走向更多衝突與不和解,俄烏戰爭、中東戰爭與印巴衝突、美國與中國對抗,都牽動匯率風暴、經濟急凍等困局,舊秩序解構、各國對沖與抱團趨勢越來越明顯,推升貿易壁壘與政治風險;中國高達13兆元低成本製造的商品因為高關稅無法進入美國,可能傾銷至日、韓、東協與歐盟,引發惡性殺價競爭,這是台灣產業在短期內即可能面臨到的挑戰。
 
       呂國禎總主筆指出,川普還提出「大而美法案」、「穩定幣法案」與比特幣政策,積極建構以美元為核心的數位經濟體系,企圖重塑美元霸權。穩定幣做為新的貿易工具,背後有美元、美債的支撐,可能在全世界各國獲得廣泛支持,然而背後潛藏「影子銀行」風險與下一波泡沫化的可能性,也需要關注。對等關稅的談判只是開始,在全新的世界秩序中,台商新東進已成必然,從過去的珠三角到鳳凰城,不排除將是下一個製造奇蹟的開端。■

10663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68號5樓之1 電話: (02)2738-7415 傳真: (02)2738-6346
E-mailservices@mjtaiwan.org.tw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 版權所有©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