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山 最新消息 活動報導 菁英專訪 玉山刊物 會員動態 合作專欄 週年活動


活動報導
ACTVITY


全球ESG浪潮下 企業不可忽視法律風險管理


左四為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右三為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世杰。

球ESG浪潮興起,成為企業經營不可忽視重要議題,台灣玉山科技協會與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合作舉辦於2024年4月24日舉辦「全球ESG浪潮與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國際論壇」,聚焦討論全球ESG的浪潮中,企業所面臨的管理挑戰,以及最容易忽略的法律風險議題。

ESG議題透過討論引領社會進步

台灣玉山理事長童子賢開場致詞,過去談企業責任是講CSR(企業社會責任),而今天談到ESG的範圍涵蓋更廣,企業不僅面對股東、員工,還有顧客、社會及其所處的環境。回顧歷史,二戰後世界文明殘破,很多國家急於恢復社會生產秩序,忽略環境、勞動、人權,在各國經濟恢復後,才驚覺環境已付出代價,於是在往後的30年積極整治汙染,並設定環保標準,恢復藍天、河川,可以看見至今社會是不斷進步的。

童子賢理事長表示,工業革命以來所排放的碳和廢棄物,已造成環境不可逆的影響,最顯著的是地球暖化。地球暖化趨勢造成海平面上升,以台灣來說,平地只佔國土的三成左右,約占8,000餘平方公里,2050年海平面上升程度,將淹沒台灣的平地近4,000平方公里,如台南七股、高雄旗津、台北淡水等地可能會浸在海裡,屆時已難以挽回。

因此,探討ESG議題,不僅來自碳稅或金管會的要求,而是基於未來數十年的兒孫輩都將面對前代人為了發展所造成的地球浩劫。大家今日對ESG肩負重大責任,不只是對環境,如勞動環境改善、客戶保障、公司內部治理的透明化等,這些觀念也越來越成熟,都是社會進展的一部份。

童子賢理事長說,近來死刑存廢課題又掀起熱議,他發現刑事案件中「故意殺人案」與死刑判例數量持續銳減。儘管社會很多的紛擾,但過程對社會帶來「減壓」效用,透過各種討論讓壓力卸除,邁向更和諧社會。ESG議題也是如此,這些討論都讓社會更進步,是文明社會的表現。他期待此次的論壇可以幫助與會企業對ESG跟相關法律背景有更多了解,並祝福各企業在ESG浪潮下都能有很好的表現,幫助台灣當一個更好的地球村公民。

接著由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台北分所主持律師陳世杰致詞。陳世杰律師表示,此次論壇的主題非常切合台灣企業需要,並非討論淨零減碳或碳費節約,而是關於ESG的揭露問題,探討在董事會、公司治理層次該怎麼做,或是企業發展、購併如何融入ESG的精神,甚至在跨國層次上如何實作。

永續承諾具法律責任 須注意潛在法律風險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閻正剛表示,在追求ESG的過程中,很多台灣客戶並沒有意識到當下衍生的潛在法律風險,如永續報告書、永續評鑑等文件內容,是有可能會衍生後續法律責任,公司須辨識與評估這些風險,並持續關法院實務對ESG承諾的見解變化。

ESG是評價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指標,對於做好ESG的企業來說,有獲得商業機會、籌資與社會評價提升等商業意涵,獲取正向ESG評價也成為企業目標。在獲取ESG評價的過程中,公司將提出相當多的文書資料,諸如永續報告書,記載公司願景、執行狀況,永續評鑑時相應的資料、承諾客戶在供應鏈中做到ESG的查核資料等等。然而,公司提出的永續願景、政策、目標與承諾,如果沒有達成,或是承諾不實的話,是否會衍生法律風險,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近年來「漂綠」(Greenwashing)議題受到關注,即企業未履行自己的ESG計畫、宣稱誇大其影響。從台灣司法角度來看,如財報、年報、公開說明書等財務業務文件如有內容不實,將受《證券交易法》規範,而永續報告書內容影響投資人判斷,須具備可信度,但目前針對「漂綠」、內容不實等責任是否適用《證交法》,主管機關尚未訂定相關責任,需要持續關注。

閻正剛律師分享實務案例,企業在永續報告書記載內容,可能成為其新增義務,例如在永續報告書記載關於獎金制度、教育訓練、性騷擾防治等勞工權益內容,面臨與勞工訴訟時,都可能被做為證據提出,且被法院承認。ESG文件不僅表達公司的理念、方針,在法律上的確會影響到公司的責任義務,且企業社會責任已被納入公司法規範,甚至在違法的量刑上,法院還會審酌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範圍而加重罰金。從以上面向來看,這些都會是企業經營面臨的挑戰及風險。

對於如何控管上述風險,閻正剛律師指出,首先,公司要辨識與評估其營運上存在的ESG風險,例如石化業者要重視生產,科技業則須確保供應鏈等;其次是永續報告書的正確性查核,並重新評估既有ESG文件潛藏的法律風險,由法務重新檢視內容,是否有過份誇大之處,並做必要調整;針對ESG內容遭吹哨者舉報,要做事實調查,了解公司的風險之處,並持續關注台灣法院實務的標準變化。

企業責任不限單一個體 ESG議題須納入全球供應鏈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余明賢則說明,ESG議題已從單一企業本體推伸至全球供應鏈,因此企業也必須從整體供應鏈的視角看待與控管ESG責任與風險。他指出,這些年逐漸有更多國際訴訟涉及ESG議題,且不同國家有其各自規範,也可能發生某些企業將ESG風險轉嫁至相關法規較寬鬆國家,例如採購勞動保障不佳或環境汙染的供應商原料等,而供應鏈所佔生產成本高達50%到70%,且有2760萬人在其中受強制勞動,如果ESG只要求到企業本體卻未看到整體供應鏈,將錯失處理問題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隨著ESG意識普及,各國政府、消費者與求職者也更加關注一家企業的ESG評價,過去只考慮供應商的商品品質、供貨速度等,但現在必須納入更多永續性因素,特別是勞工權益跟環境污染,如果供應鏈中有虐待勞工或者環境汙染,將嚴重影響企業聲譽,求職者也會將企業形象作為重要參考指標,這些是經營者選擇供應鏈時須考量的。當供應鏈為全球化分布時,供應鏈管理就不能只看到單一面向,也須將供應商的ESG議題納入考量。

然而,全球不同規範與執法強度、地緣政治等因素也造成企業供應商管理困境,企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降低政策宣言與行動計劃法律風險,以法務的角度檢視ESG願景、理念,以免增加風險;對利害關係人進行相關教育;預先設計危機處理與補救措施;建立供應商篩選、評鑑與ESG連動契約;透明度/風險鑑別;供應商評鑑、培訓、獎懲制度,促進供應商合規;將ESG責任要求自第一級供應商已下層層向外延伸,更重要的是公司治理最高層級,董事會成員都要有相關意識,從最高階向下將永續責任帶入整體供應鏈。

金融業受嚴格治理要求 科技業應思考將碳變成競爭力

在論壇後半場,由陳世杰律師主持焦點座談。首先由富邦金控法務長劉中平分享金融業在政策上的永續發展要求。他指出,目前金管會提出 「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特別重視減碳、碳盤查、碳交易,與擴大永續揭露範圍、永續報告書內容確信等等相關管理規範跟要求,近來還有關於大股東持股透明化、大股東對公司業務干預等相關規範、檢舉制度如何落實等討論。

苒辰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邱素梅則分享在科技產業的觀察。她表示,近來ESG從社會責任轉變為經濟議題,然而因為無法確知未來效益,多數公司還是將ESG視為一個成本,造成投資不足、心態與人才不適當等,結果可能導致漂綠行為。因此,企業要改變心態,社會責任與獲利並不衝突,企業應將ESG評鑑視為手段、方法,而非目的,例如碳競爭力,可將碳變成企業商業模式甚至融入產品中,並驅動內部創新。

此外,企業在發展ESG時,須從自身商業模式出發,思考能發展的項目及方向,再從外向內檢視,分析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從經營策略面去切入, 而非只做為宣傳手法,才容易跟利害關係人溝通,並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

10663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68號5樓之1 電話: (02)2738-7415 傳真: (02)2738-6346
E-mailservices@mjtaiwan.org.tw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 版權所有©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