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山 最新消息 活動報導 菁英專訪 玉山刊物 會員動態 合作專欄 週年活動


菁英專訪
PEOPLE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訪葉匡時執行長談長風文教基金會
希能為台灣找出路、為青年連結國際、為社會發揮正面力量

文:朱麗芝

一個集多位卸任政務官、企業家、知名學者及青年朋友共同籌組的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於2017年1月16日在台北市正式成立。這個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所推動的基金會以「提升公民文化素養,協助青年連結國際」為宗旨,希透過政策研究、專題演講、青年論壇、學生營隊、國際交流等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及青年學生共同探討台灣未來發展的願景與策略,並希望創造更多國際交流的機會,協助台灣青年開拓視野、連結國際。長風文教基金會取名「長風」,是採自唐朝詩人李白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希望能乘長風破萬里浪,凝聚淬煉民間力量,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長風,突破一切險阻,帶領台灣遨遊滄海。本刊編輯特別於2月7日訪問長風文教基金會的董事兼執行長、也是前交通部長葉匡時,談談推動長風文教基金會的理念與做法,以饗讀者。

長風希能為台灣找出路、為青年連結國際、為社會發揮正面的力量

講到「長風文教基金會」的組成,葉匡時執行長提到三個主要原因:第一是江宜樺院長卸任後覺得當年內閣的同事們對政務有深入的認識與經驗,對台灣的公共政策有相當的看法,希藉重這些卸任政務官的寶貴經驗與智慧,能繼續發揮,再加上有些研究,能夠繼續為國家社會提供政策的建議。

其次,「我們深深感覺台灣年輕人與上一輩有世代落差,我們認為台灣的未來面對的不是藍綠分裂,乃是世代分裂,我們希望做點青年的工作,架一個平台,讓年輕人與上一輩人有更多的對話。我們這一批卸任政務官有經驗、有社會資源、有意願,希望協助青年與世界連結。」葉執行長再深入表示,台灣有特殊的國際地位,再加上過去特殊的政策因素,台灣愈來愈不國際化,台灣的年輕人比起國際人才毫不遜色,但大多卻只願意留在島內家園的安逸環境中,「台灣優秀人才應往國際去,與國際多多交流,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力量協助年輕人更有國際視野。」葉執行長熱切地說。

第三,葉匡時表示希望透過努力,讓台灣有更多正面力量。」過去幾年,大家覺得台灣的負能量很強,天天在批評、天天在相互責難,積極正面的力量不夠,希望更多發揮正面的能量,讓這個社會朝正面的方向來發展。

長風將舉辦青年論壇、政策研究、專題演講、國際交流等活動

突破論壇:

由於今年是長風的第一年,葉匡時執行長表示他們要先嘗試各種的做法,明年再來做調整。今年首先想舉辦四場以青年為主的「突破論壇」,2月19日由管中閔主持的「突破論壇」是第一場。形式是每場次找四位在不同領域的青年意見領袖來發表看法,談談他們的成長經驗,談談他們所遇見的困難,讓年輕人有發聲的機會。同時,他們也希望從這些座談會中找到年輕人關心的議題,再透過相關人士的經驗與人脈找到適當的專家進行相關議題研究,提出具體行動方案。

長風講座:

其次,他們將辦三至四場大型的演講,邀請國內外有國際地位的人來做公開的演講,針對台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及重大公共議題,邀請重量級的思想家、政治家、企業家或社會實務工作者來演講,希能增加國人及台灣年輕人的國際視野。第一場將是在4月6日舉行,請到史丹福大學著名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來台演講,談談他對民主政治治理及民粹的看法。第二場將邀請蕭前副總統萬長先生來談台灣經濟的未來。其他場次人選尚正在規劃中。

長風海外營:

第三,他們將在今年舉辦四個青年訪問團,分別到美國矽谷、印尼、日本及香港/澳門拜訪,與當地青年領袖交流並參訪重要企業或政府機構。青年人中表現卓越、有責任感、有企圖心的人,三十歲左右,大學畢業後有幾年工作經驗,對社會有點理解,將是他們團隊爭取的對象。舉辦這些訪問團是希望能增加青年們的格局與視野,他日這些青年能對台灣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好的貢獻。這個訪問團的特色是領隊或團長均由退休政務官擔任,讓年輕人在參訪的過程中,一方面對其他國家政府的運作多一些理解,一方面也能對我們政府的運作有了解與比較。

長風生活營:

第四,長風基金會也將於每年舉辦一場大型的青年生活營隊,約有五、六十人規模,將邀請一流講師來分享人生經驗與智慧,培養青年學生的國際視野、領導氣質、奉獻服務及團隊合作精神,這個構想仍在規劃中。若有了一定的規模,就也開放歡迎大陸的學生、海外回來的華裔青年參加,大家一起交流討論。「這個時代愈開放愈好,大家交流互動,社會就愈健康。」葉匡時說。

政策研究、曼托計畫與跨太平洋圓桌會議:

除此之外,葉執行長表示,長風將再找一些值得進一步研究發展的公共議題,提供政府政策的建議。也要慢慢建立一些年輕人的資料庫,並且慢慢開始一個曼托計畫(Mentor Program),預計要找到三、四十位資深的社會領袖來帶領年輕人,與年輕人互動,長期的協助他們。另外,長風將與相關學術研究機構與智庫等單位合作,每年舉辦一次「跨太平洋圓桌會議」(Trans-Pacific Roundtable),邀請兩岸四地及國際頂尖學者,深入探討華人世界的政經及社會發展及中華民國可以在國際上發揮的角色,以及相關國家的區域安全政策。

葉匡時表示,長風本身沒有太多的人力與資源,目前長風辦公室內,只有三位專職人員及一些志工,所有的活動均將由志工協助,或運用網路的便捷來傳達佈建活動訊息;至於四個海外訪團,將運用各地僑胞僑社的力量來協助。但長風的後援卻是強勁有力,董事會陣容空前堅強:董事長為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副董事長為台灣玉山及全球玉山理事長、也是怡和創投集團及中磊董事長王伯元,另一位副董事長為和碩聯合科技公司董事長暨集團總執行長童子賢。董事有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小鎮文創公司負責人何培鈞、前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前政務委員馮燕、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前政務委員蔡玉玲、前文化部長龍應台、矽谷創業家龔行憲等位,每一位均是來自企業界、學界或政界響噹噹的人物。另外長風會再聘請學者專家、企業領袖、社會賢達,組成顧問小組來協助會務。

承擔新的責任與使命

長風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葉匡時是中華民國交通部第23任部長。他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獲有美國德拉瓦大學公共行政碩士及美國卡內基美崙大學組織理論與政策分析博士學位。曾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擔任一年的客座助理教授後,於1991年回來台灣服務。他在國立中山大學擔任副教授與教授多年,先後擔任過傳播管理研究所所長、企管系系主任等職;期間他也曾在企業界擔任燦坤實業與百略醫學科技兩家公司的獨立董事,以及太平洋聯網科技營運長,並與友人先後創辦了易遊網、燦星網兩家線上網路旅遊公司。葉匡時於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在劉兆玄內閣任職研考會副主委,後轉調交通部政務次長,於2013年2月18日至2015年1月13日擔任交通部長。目前葉匡時是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今年初並接任長風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

為何會接受長風文教基金會這個新挑戰?葉匡時表示他當年能有機會來政府服務,是因為江宜樺在擔任研考會主委時,邀請他擔任副主委,他很謝謝江宜樺給他這個機會,也因這機緣而進入政府服務了七年。其次他也認同江前院長的願景:「台灣需要正面的能量」,所以他樂意協助老長官。第三,也因為他本人的情況,他目前在政治大學教書,比起政務官時期輕鬆多了,所以他願意在課餘有時間來協助基金會的事務。「這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他說。

歷經學術界、產業界、政府,現在又在非營利事業,葉匡時可謂跨越多個領域,經歷豐富。他表示生命中職場上每一次的轉變均有很多的學習與認知,他個人非常感恩,有這些不同的機會來學習,他也很有自我實現的成就感。他是一個喜歡幫助人並與人分享的人,在學校教育工作中,他能幫助青年學子學識的增長並啟發他們的成長;在產業界,他幫助創業人在管理及創業的領域中做的更好;他在政府部門工作七年,最常勉勵同仁的話是,「做個受尊敬的公務員。」

他鼓勵大家在職業生涯中,最好能有一段時間參與公眾事務,或進入政府、或是從事其他公共事務。若一輩子只在企業工作,有如只在一方天地發展與自利,人生不夠圓滿;但若能從事些公共事務,可以做更多的事,要承擔責任、要盡義務,可以發現自己的努力並會看到成果。現在他在長風基金會又是新的學習,對比於在學校及政府的工作,實質資源看來最少,財務、預算、規格、人員相對少,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覺得自己比以前更成熟,有更多社會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豐沛的社會資源,去創造新的成果或影響力,也是新的考驗。他很樂於接受新的挑戰,學習運用新的運作模式。

培養青年領袖人才

「我們希望培養一群有領袖企圖心的青年人,讓他們更有能力,也能對台灣更有信心,更願走出去,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與全球交流,也把國際資源帶進台灣,,這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葉執行長清晰講到長風的願景與努力的方向。他也明確表示,長風在這個階段,不會參與現實政治,也不會參與選舉,只會專心做中長程培養青年的工作。

葉匡時自己就是位管理學專家及有魅力的領袖人物。他在大學時就擔任社團領導人,在學校也曾做過系主任與所長,在企業界擔任過營運長。他多年在學校教管理學、也教領袖課程,他觀察、研究、讀書、並研究案例,深有體會,後來又在政府機關實際的應用,這一連串交互作用的過程,葉匡時可謂是理論與實務都兼具了。那麼,請問葉執行長身為領袖人物應有怎樣的領導力呢?

葉匡時認為一個人要從他的經驗、才具與視野來看他的領袖潛力。身為一位領導人,最應該協助被領導的人發揮潛能,而不是什麼都自己在做、什麼都以為自己最行;若是人家只照你的命令在做事,就無法發揮才幹,就無法培養出人才。其次,做為領導人要能承擔責任,若不承擔責任,人家就不敢做事,不會積極主動,也就無法培養人才,所以有時要容許部屬有犯錯的空間。第三就是領導的value system很重要,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必須堅持。對自己的核心理念價值不能妥協,若是毫無原則,部屬也將毫無原則,這個團隊隨時可能闖下大禍。

還有,他強調身為領袖要有願景,團隊、公司往哪裡去?領袖要能把握好大的方向,並帶領大家都能理解認同,所謂的「志同道合」就是指願景、理念、核心價值均是一致的。公司、組織、行號,各有專業,每個人做的事、工作內容均不同,但當涉及重大決定、核心價值的事,就要方向一樣、目標一致。做為一位領導者,要能承擔責任是最重要的,責任在你肩膀上時,做老大的沒有退後的餘地,一定要勇於做出艱難的決定,否則不會成為卓越的領導人。

在領袖這條路上,葉匡時說他最大的歷練是在政府部門七年的工作經驗,均驗證許多他原來的學術研究與理論。有人說學者到政府部門工作,理論與實務有落差,但葉匡時說,好的理論是植基於實務,若對理論有充分的理解與把握了,對實務就有快速的掌握能力,譬如高科技的產品設計,要有好的化學、物理、材料的理論基礎,才能發展出來好的產品,若只是埋頭做工匠,一輩子就不容易能發明重要的東西。「所以有好的管理理論也會幫助你的管理實務。」他強調。

人生要正面、積極、樂觀

葉匡時說他希望自己無論去那裡,那裡就能因他的努力而變得更好,那裡的人能變得更快樂。他在中山大教書、在政大教書、在政府服務,均是如此想。在家裡也如此,要讓太太覺得因為嫁給他而人生更幸福、更美滿。這種想法一直植基在他心中,不知從何而來?也許與小時候父母的影響有關。他小時候,家中的環境並不好,但父母喜歡幫助人,在家中很艱難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所以他從小從父母身上就看見助人為樂的榜樣,也讓他學到在困難時要堅忍的美德。除了父母親的榜樣外,葉匡時也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他的人生當中有許多寶貴的機遇,他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他的人生觀就是積極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認為每一件工作都值得學習。

葉匡時說他在政府單位做事最重要的修練成果就是覺得人要正面、積極、樂觀,並堅毅的面對困難,永不能被打倒。2009年6月,他進了交通部擔任交通部次長,那時桃園機場發生一連串弊端與醜聞,加上交通部一些公安事件,如八八風災、斷橋斷路等,立法院委員極盡羞辱,他的工作壓力很大,很不適應,心中想閃人,回到學校當老師就好,有一天他轉念一想:「我不能輕易被打倒,愈困難,愈要面對,並期許自己能做到自己決定要下台,而不是被誰逼下台的。」當他觀念一改變,他就每天充滿戰鬥力,積極面對困難,處理危機。「這是一段很深刻的學習歷練。」

人生很難規劃,葉匡時說,像他就沒想到自己會做到政務官。當初他的人生構想就是出國念書,回國服務,在校園教書,做個好教授。但當機會來臨時,就要準備好迎接挑戰,譬如在2008年5月20日研考會主委江宜樺找他擔任副主委,一年後當時的交通部長毛治國請他擔任交通部政務次長,他過去從沒有交通的背景與歷練,但面對人生不一樣的挑戰,他很快進入狀況,學習與掌握情況,自認為沒有辜負毛治國部長的期望。在這七年中,他最感謝江宜樺以及毛治國兩位長官,讓他有很多學習成長的機會。有了機會就要掌握並把事情做好,這也是他如今面對長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新職,對自己的深深期許。¡

10663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68號5樓之1 電話: (02)2738-7415 傳真: (02)2738-6346
E-mailservices@mjtaiwan.org.tw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 版權所有©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