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山 最新消息 活動報導 菁英專訪 玉山刊物 會員動態 合作專欄 週年活動


菁英專訪
PEOPLE


 

媒體亂象中的守望者

─訪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陳國祥

文:朱麗芝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陳國祥於今年8月5日參加了台灣玉山舉辦的「台灣創業與創投政策論壇」,第二天就在自己的Facebook寫下了他的感想:

「創投曾扮演台灣科技發展的重要推手,近十餘年來衰退了,其中緣由何在?又如何重振雄風?為了理解關鍵要害,昨天特地參加工研院和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的台灣創業與創投政策論壇,聆聽業者與官員論述,大致了解問題根源與提振之道。我很贊同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講的一段話:改變創投環境就是改變台灣的發展環境。國發會近期仿英國倫敦Tech City,擬尋找現成的公有建物作示範地點,設立創業家天堂的創業群聚園區,同時建構新創業策略構想,包括引進市場國內外力量、強化國際連結及法規鬆綁等策略多管齊下,希望營造國際友善的創業環境,吸引矽谷等地國際創投來台合作,好為台灣注入經濟新動能。業界人士咸表贊成,關鍵在於執行效能,特別是立法院的支持與修法速度。各界都應加把勁為台灣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陳國祥身為媒體高層主管,業務繁重,下面有眾多編輯與記者,不需自己動筆,但他不失一個身為多年記者與主筆本色,親自參與這樣一個關係產業發展與政策的論壇,在聽到精彩的東西後,仍忍不住要寫下他的感想,寫出他對社會國家、對產業發展的關心。

雄健能文的專業主筆

陳國祥是台灣著名資深媒體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聯合報記者、自立晚報總編輯、自立早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中國時報特約主筆。他於2011年七月一日擔任中央社董事長,今年七月一日蟬連第二任董事長。他的著作豐富,曾出版《硬梗領導》、《台灣報業演進40年》、《透視風雲人物》、《新青年與現代中國》、《青年呼聲》等。身為多年政治主筆的他,以敏銳的觀察、穩健的文筆寫下多篇對社會、政治、經濟、產業的觀察與追縱,他中肯的分析及懇切的建言,可以讓人看見一個真正的新聞從業者所應具備的品格與見識。

在台灣新聞業已成了製造業、大眾媒體帶來一片亂象的情況下,他於今年六月選輯了多篇對媒體的批判與呼籲,出版「媒體亂世中的沉思」一冊,內容包括「回到新聞人的初心」、「客觀才建構認知共相」、「媒體的民主能量不能小」、「媒體角色不容越位」、「媒體專業淪喪危害民主」、「語言暴力可以休矣!」、「新興媒體激化政治對立」、「媒體不能流為霸凌體系」等等,篇篇都是苦口婆心、語重心長的勉勵與提醒,篇篇都是震聾發饋、擲地有聲的好文章,只是不知聽者有幾人?

新聞工作與國家社會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回顧陳國祥董事長一生在新聞界的服務,第一階段時,台灣仍是戒嚴時期,新聞自由沒有充份開放,所以他那時在自立晚報做總編輯,又創辦自立早報,這個階段是以追求新聞自由為主要目標。

第二階段,國家已經解嚴,台灣新聞自由有大幅度的成長,當時台灣政治社會的主要目標是建設民主及經濟發展,所以他當時參與中國時報做總編輯,並擔任中國時報主筆,對台灣台灣政治社會的發展均有深入的觀察及密切注意。

第三階段,也就是現在,他到了中央社,從常務監事做到現在董事長已經四年,這幾年他感覺台灣是在政治惡鬥,藍綠撕裂。中央社扮演客觀、超越黨派的立場,他覺得「最無力就是這個階段」。

大眾傳播干擾國家發展

他說,台灣媒體有三大問題:第一個是黨派化,尤其是綠色媒體,高度黨派化,每天配合在野黨做政治攻擊。第二個是煽情化,台灣的電視台和一些報紙走煽情路線,整個新聞內涵普遍往更狹窄的視野、往更蠱惑人興趣的方向走,媒體生態愈往生存和謀利的方向發展。第三個是媒體貧困化,特別許多報紙、許多傳統媒體,生存困難,對製作投入的成本一直在節縮,就會影響品質,包括記者數量和數質的下降,還有就是新聞內涵愈來愈膚淺、煽情,訴請民眾人性弱點,媒體視野偏窄。

媒體常做一件事,就是「議題設定功能」,意思就是媒體報導的內容會成為社會關注和討論的焦點。他說,今日媒體議題偏向於趣味性、衝突性、生活性,國民注意的焦點與視野均偏窄,往自己肚臍看,從人性弱點來發展。所以他整理出來幾點:1. 台灣媒體把國民素質拉了下來,2. 台灣媒體把人民的視野偏窄化了,3. 台灣媒體激化了政治衝突,愈是衝突的事情,媒體愈愛報導。所以,政客往衝突方向發表言論,採取行動,才能引起媒體喜好議題設定,反而進一步影響了事態的發展。他舉例,譬如高雄氣爆事件,那些地方政府、在野黨立委攻擊政府的言論,媒體特別喜好,對如何重建及發掘問題的議題,媒體不是特別關注,這就鼓勵了大家往口水戰做動作。

陳國祥說:「過去大家講大眾傳播的力量幫助國家的發展,但今天大眾傳播的力量是干擾國家的發展。」他舉例八月十二日,蘋果日報的頭條就是「一男大學生殺人」的新聞,八月十一日自由時報的頭題講到新的經濟部長是「請鬼拿藥單」,這就是發動政治攻擊,用在野黨批判新的部長的人造的言論。若是這樣做為新聞頭條,是否就是鼓勵了這些人的言論往這最麻辣、最尖銳的方向來攻擊,報紙就會買單,放在最顯眼位置,讓你出盡風頭,是否就是鼓勵了政治人往這個方向來發揮他的問政內容。

陳國祥指出,今天這個問題的形成,並非是媒體人的事理不清,媒體也知道所報導的內容產生的效果如何?但有兩種力量推著他走向這個方向。首先是政治鬥爭的仇恨。這些媒體老闆、媒體主事者,懷著強烈的意識型態、對其他的政黨懷著仇恨,要屬下必須配合媒體的方向來製作內容,是屬下無法控制的。其次是商業的目的,如蘋果日報,或其他電視台,均知道煽、色、腥新聞對人心的影響是壞的,但他們被要求業績以及檢驗他們的成果,成為他們的壓力,譬如收視力的壓力、報紙發行量的壓力,這些就是老闆管控他的方法,他必須迎合老闆的要求,否則職位不保。陳國祥說他覺得這政治的仇視與商業的競爭兩股力量拉著台灣眾媒體工作者身不由己,久而久之,這些方向內化了,變成了媒體工作者自己的認同,成為自己行動的裡念,把這種政治仇恨意識與商業競爭意識,內化成為自己的價值觀,變成不需外力要求,自動自發就往這個方向發展。

至於來自香港的媒體,如蘋果日報、壹週刊、壹電視等,他們有著強烈的反共、反中意識型態,對於發展與大陸緊密經貿關係的國民黨政府,採取反對與敵視立場。因此他們的言論批評國民黨很多。

在過去記者的培養教育中,新聞系學生要受到許多訓練,特別是大公報張季鸞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被立為是報人的典範。但今日新聞系學生在學習期間,就已經是社會化,接受及認同社會已存在的事,把台灣媒體的現狀當成是他認同及學習的榜樣。譬如今日台灣的聯合報及中國時報,比較正派,看的人較少,看蘋果日報及蘋果網路的人多,所以一個新聞系學生他在進入媒體之前、還在學習期間,就耳濡目染,認為做新聞就應如此,電視不必報國際新聞,只報些地方瑣碎性的事情就好,他們可以從臉書、從 YouTube找新聞,在報導時就說「網民說什麼?」;在他一旦入了社會後,要執行媒體主管的編輯方針,他不能違抗,且達到程度愈高,就愈有升遷機會,他一直被引導走向這方向。

陳國祥曾擔任記者、編輯、社長,但他做的最久的是主筆,曾是自立晚報主筆、中國時報副總主筆,經常寫社論、特稿、專欄等文章,發表在報章雜誌。現在他擔任中央社領導人,沒像以前大量寫文章,也不方便直接表露政治立場,但他在自己的臉書上大量發表文章,「這樣文章的形式更自由」。

以陳國祥多年的主筆經驗,他認為在有限的空間下,記者應下功夫做深入的報導。他覺得現在電視、報紙的記者所報導的東西均相當的浮面化。舉例來說,高雄氣爆案發生的同時,大陸昆山也有一家台商發生爆炸案,死了69人,比台灣高雄氣爆案死亡的人數更多,但台灣媒體只報導了一則就沒再提了。但陳國祥他看見大陸媒體有一篇報導,令他很震憾。這位記者從爆炸案講到台商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這間工廠因為工資上漲、大陸也有替代性的產品出來,他的經營績效往下走,許多當地台商企業往內陸搬遷,到成本較低的地方去,如同遊牧民族一般,但他那工廠沒搬走,但業績漸少,工安標準下降,這時發生爆炸,這個問題不但代表他的管理不善,也反映台商進退兩難的困境,你是要搬到內陸?是要關們?回台灣又有困難,留下去又不願繼續投資更新設備,所以發生此爆炸岸。

「大陸媒體能這樣下功夫的來報導,與台灣媒體對高雄氣爆案的報導成了鮮明對照,我們的媒體有否這樣花功夫、有透視力的來報導呢?」他問。

中央通訊社應是正確新聞的標竿

在陳國祥今年的續任中央社董事長的致詞中,他指出中央社是國家通訊社,必須站在國家發展的宏觀視野上,提供精確的正向新聞,讓國內外人士充份掌握台灣內部及外部環境和情勢的變動情況。同時必須立足於民主政治的理念和需求上,超越黨派,提供真實客觀不偏不倚的公共事務訊息,讓民眾能夠耳聰目明,有足夠的能力去擔當國家主人翁的職份。做為國家通訊社,中央社是正確新聞的標竿、是權威新聞的化身,因此在分分秒秒的新聞採編作業上,在日以繼夜的新聞提供上,中央社必須做到準確無誤,絕對可靠、可信。

他並指出,處在今天新舊媒體並駕齊驅的年代中,中央社一方面要為新聞訂戶提供最快速、最精準、最豐富的新聞服務,而在服務新聞客戶之餘、之外、之後,也要通過網路傳播和行動通訊,直接提供民眾即時的精要新聞,以便強化中央社的傳播力、擴大中央社的影響力。

中央通訊社成立於民國13年,是歷史悠久的國家通訊社,擁有全國最豐富、最完整、最詳實的新聞紀錄,在抗日戰爭時,是代表當時中國對世界發聲的唯一喉舌與管道,動見觀瞻,受到全球囑目。但經過歷史的變遷,媒體生態的急速變動,這麼多年,中央社這樣的國家通訊社也受到了許多的衝擊。陳國祥指出,中央通訊社現在面對的困境有三:

第一個是由於傳統的媒體衰退,中央社客戶減少,本業收入減少,能提供的人事費用少,不能聘請眾多的記者,對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人事的投資減少。其次是政府的財務愈來愈困難,對中央社的補助也愈來愈少,過去政府經費充裕時,中央社有充份的經費使用,現在財務更為艱困。第三是現在媒體生態發生大的變化,中央社在人力配置上,國外的採訪一向優於國內的其他媒體,但現在台灣媒體不重視國外的新聞,中央社提供的稿件被採用的情況不好。

但陳國祥說,「中央社也有新的成長」:第一個是中央社在即時新聞的表現是沒有任何媒體可以追上。現在民眾接受新聞的方式是透過行動裝置,如手機、iPad、網際網路等不同載具,新聞要隨時更新動態。中央社是滾動式的報導新聞,隨時發表最新新聞,符合現在人們接受新聞的方式,各媒體本身的新聞網站必須大量仰賴中央社的即時新聞,如聯合報、蘋果日報,他們的記者還沒有隨時發稿的習慣。另外,中央社搜集新聞的管道是一般媒體在配置上所沒有的,譬如編譯,中央社的編譯是24小時工作的。所以其他媒體大量採用中央社的即時新聞,就讓中央社曝光更多,傳播力更強。以前中央社是讓媒體自由選用他們所要的新聞,現在各媒體的即時新聞,均要採用中央社的新聞,中央社隨時發稿給各媒體,也透過各種載具如電腦網路手機、iPad等,直接訴諸群眾。

所以現在,陳國祥說:「即時新聞是我們的命脈,搶先、搶快,是我們存在的價值,也是競爭的重點。」台灣媒體由於過度的黨派化,「所以我們就更要超然、客觀與公正,讓不同的政治立場的媒體,都能採信我們的新聞,所以公信力很重要。」,另外,「我們的新聞一定要有高度新聞價值的新聞,而非強調有賣點的新聞,因我們不直接經營媒體,所以所採集的新聞要以告知真相,讓民眾知道各領域的重要新聞,這樣的新聞經營是滿足民眾的需求,好讓大家對國內外的重大事件有精確的掌握、廣泛的瞭解,他可以真正的耳聰目明。」

中央社目前提供有影音新聞及文字稿新聞,他們的新聞採訪報導經常得獎。但他們比較少做專題及深入報導,在這方面,各媒體往往自己製作,不假手他人。所以中央社這方面題材就是透過自己的新聞網站來做露出,由於中央社人力的限制,他們也只能以掌握即時新聞為第一優先,對於深度專題報導只能選擇性的、精選題目來做,而非日常性的工作。在影音新聞方面,他們已有五年歷史,大部份來自於國外特派員的供應,目前中央社派在海外的有廿多個特派員,均要自己採訪、錄影、撰稿,將經過簡單剪輯製作過的影音新聞傳回中央社做後製作。

中央社原屬於中國國民黨,後來捐給了國家,成為國營企業。又於十八年前,成為財團法人,財務一半由國家支持、一半由自己去從業務中獲利來籌得。今日在傳播界的單位中,只有中央社、公共電視與中央廣播電台是財團法人。中央社面對了財務艱困,目前準備發展社會企業,以從事公益為目標,不以營利為目標,但要有獲利的能力。怎麼做呢?陳國祥說,中央社本業將仍是財團法人,繼續原來的目標與任務,但希望另建一個公司出來,有一定的獲利,協助中央社達成國家通訊社的經營任務。這個公司應是公關諮詢公司,從事公共關係業務,內容可以多元化,可以接受委託從事新聞傳播,並也可以接受委託舉辦活動,為企業界推出新產品、並做整合行銷等。這個公司正在籌備中,尚未成形,待政府的社會企業鼓勵方案出來,才正式推出。

建議企業界自己建構一個多元化的網路媒體

目前媒體有許多置入性行銷,將一些產品或服務的廣告以偽裝成新聞的型式發表出來。陳國祥說,「現在媒體生存困難,所以有很多媒體都在做置入性行銷。有些做的很技巧,看不出來而已!」專業媒體如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在做置入性行消銷,一般綜合性媒體也在做。一般新聞要搏得版面露出並不容易,但譬如一個科技獎頒獎佔報紙一個大版面、或一個慈善基金會的報導也佔一個版面,這大部份就是置入性行銷,很像新聞,但其中有新聞也有廣告的成份;電視或其他媒體也是如此做法。若是一般機關團體有什麼活動要搏版面,他建議就是要:1. 創造新聞價值,2. 要設計出活動的亮點。他舉例,以前總統到那裡視察、說什麼話,都是大新聞,但今天總統走訪各處成了稀鬆平常。他笑說,「若是總統大罵陳菊,這新聞一定佔很多版面了。」台灣媒體喜歡聳動的新聞,偏偏馬總統表現的很平穩,所以無法創造需要的新聞。

陳國祥建議台灣的產業界應設法努力辦一個網路媒體。現在的媒體不能善盡職責,在新的傳播時代,一切透過網路傳播,他建議台灣產業界可以聯合眾力,辦一個專業的網路媒體。他指出,台灣很多訊息的傳播,有傳播價值的新聞大多沒有賣點,媒體懶的傳播,而媒體傳播的訊息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沒有幫助,甚至污染人心。所以在今日以網路為媒體的新的傳播時代,企業應設法集合眾力建構一個網路的新聞媒體,不一定自己經營,可以找專業人士來經營,更主動、活躍的來傳遞新聞,甚至投資機會、媒合平台,多元化的經營,甚至是跨越國界的,這些均整合在一起。「媒體網路化是必然的途徑,科技界大眾以網路做一個接受訊息的渠道,未來可以往這方面走。」他說。

10663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68號5樓之1 電話: (02)2738-7415 傳真: (02)2738-6346
E-mailservices@mjtaiwan.org.tw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 版權所有©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