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山 最新消息 活動報導 菁英專訪 玉山刊物 會員動態 合作專欄 週年活動


菁英專訪
PEOPLE


 

努力提昇國人國際視野與專利法素養

劉宗欣律師樂在工作與法律公益

文:朱麗芝

 

籌畫玉山「法律論壇」獲寶貴迴響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每兩年與台灣玉山聯合舉辦一次「法律論壇」,探討最新法律趨勢,佳評如潮,深受會友喜愛。今年的「法律論壇」經過兩個月的精心籌備,終於在6月12日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當天大雨滂沱,但一點沒有影響與會者的出席率,百餘位來自各地公司的法務專家或有興趣的會友均認真聆聽,做筆記,深感機會難得。

負責籌辦與規畫這次法律論壇的玉山常務監事,也是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的資深合夥人劉宗欣律師終於鬆了一口氣,表示「大功告成」,因為從訂主題、到邀請講員、探討演講內容,均希望是聽眾最需要的。從這次會員及會友的踴躍參加與會後的熱烈迴響,顯見大家對國際專利發展的重視。他表示,「目前專利已沒有國界,一定是國際化的,一定是由大公司大廠在主導,台灣高科技公司若沒有小心注意因應國際專利的趨勢,就會有高風險產生。」

他說,台灣漸有一些大公司、大廠也可以比照國際大公司的做法,取得專利,申請專利來保護自己,意義有二:第一,這是對自己的防禦保護措施,第二,也是攻擊性的,可以提升自己,在這種全球爭鬥激烈的高科技產業環境中,才能長期生存下去。其實,許多大廠因為專利,搞的灰頭土臉的很多,因此專利對台灣產業來說也是最重要的。所以舉辦這樣一個法律論壇,探討專利的發展趨勢與差異,讓大家明白全球化的今天,各國專利的大趨勢為何?差異在那裡?如何保護自己?美國一向是專利大國,各國廠商(包括台灣)最在乎的是將產品輸往美國、歐洲。「美國的專利法剛剛修正,有必要讓台灣的廠商知道這件事並瞭解內容。」他強調。

另外,他也指出這次「法律論壇」特別講到美國ITC(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的規定與做法。ITC就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簡稱,它對各國產品進入美國有第一關把關的權力,只要有廠商認為任何產品有侵權行為,侵犯了他的專利權,ITC就有可能在海關扣你產品,讓你產品無法進入美國市場,這影響很大。所以這次「法律論壇」也把這樣的一種資訊,把美國ITC的相關規範與重點向與會者做說明。

這次「法律論壇」後,許多廠商與國際通商事務所聯繫,希望國際通商能為該公司提供專利課程,並開始合作。他們已經知道了專利的重要性,所以希望一開始就能培訓員工有這樣的國際視野與專利法素養。也有的公司來接觸他們希該事務所再做一些研究與突破,讓案件尚未發生時,先來做預防。大部份的廠商對國際通商所提供的資料,特別是那本Baker & McKenzie所出版的”Patent Handbook”覺得很實用,這本書是所有國家的專利的總收集,很少有法律事務所可以做到這件事,Baker & McKenzie因為是全球最大的法律事務所,資源豐富,所以能提供這本寶貴的資訊書。劉宗欣律師表示,若還有客戶需要這本Patent Handbook,他們可以繼續提供。

這次玉山「法律論壇」的幾位國際講員,均是Baker & McKenzie的重要國際級律師,分別是來自倫敦的合夥人Stephen Jones,來自美國達拉斯的合夥人、也是Baker的全球專利群負責人John Flaim,以及來自華府的合夥人Kevin O’Brien。他們來到台灣,藉這場「法律論壇」向大家做國際專利現況報告,與台灣廠商交流,並拜訪多家台灣重量級公司,交換意見,深覺收穫豐富。這幾位國際講員認為美、歐在歷史上仍擁有專利權及高深技術,但目前生產、營運、貿易、客戶群等,已移至亞洲,歐美與亞洲之間的交流很重要,這需求是愈來愈高的。他們此行來台,也同時瞭解此地市場情況,覺得不虛此行。

Baker & McKenzie在世界各地發揮影響力

Baker & McKenzie成立於1949年(與我國政府遷台同年),歷史悠久,在全球四十二個國家擁有70個分所,共有律師約4,000多名,在全球各大洲的主要國家均設有法律事務所,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法律事務所,業務涵蓋所有的法律領域。許多傑出的律師、合夥人在世界各地、在各國家與社會扮演重要角色,所辦的案例與層級、所發揮的影響力均相當廣大。目前擔任國際貨幣基金會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執行長的Christine Largade即為一例,她以前是Baker & McKenzie在法國的資深合夥人之一,也曾擔任過Baker & McKenzie全球主席(Chairwoman)一職,卸任後先擔任法國財政部長,表現不俗。在IMF原主席發生爭議事件後,由Christine Largade接任為國際貨幣基金會執行長。

「所以Baker & McKenzie不但在法律界有一定的地位,在深入各國家的社會公益及產業各層面,也均有相當的付出。」身為Baker & McKenzie一員的劉宗欣律師以事務所的傑出表現為榮。

台灣的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成立已是近三十五年了,是屬於Baker & McKenzie在台灣的成員。國際通商在台灣約有二百位同仁,一百位的國內外律師與法務專家。擁有國內律師執造的有五、六十位,擁有外國律師執造的有一、二十位,承辦國內及跨國性的業務。

國際通商擅長大型案件,如跨國性的投資、併購案,及資本市場、銀行證券案件,還有國際貿易、公平交易法、智慧財產權、大型工程案件、不動產及旅館案、勞工法、稅務、大陸事務、日本事務,及其他大型有爭議的民事、刑事訴訟案件等,譬如台灣高鐵就是國際通商所承接的全球最大的BOT案件,還有由劉宗欣律師領銜承辦的潤成集團併購南山人壽案、健亞生技與日本武田藥廠的不當假處分損害賠償案件、連勝文先生被槍擊案件等。由於有的案子範圍較大,往往一個案子要有幾位甚至十多位律師一起來承辦,方能克盡其功。

國際通商的營運基本上由合夥人所組成的管理委員會(Management Committee)來管理,執行長(Managing Partner)幾年來都是由選出之優秀資深合夥人來擔任,劉宗欣律師也曾擔任過。「所以,在國際通商,個人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優良團隊的運作,合夥人與律師之合作分工扮演重要的角色。」劉宗欣說。

全球營運的多種網路平台培養人才

劉宗欣律師在國際通商是最資深合夥人之一,負責案件的引進與進行以外,也與其他資深合夥人共同負擔管理的責任,所以他在2002-2004時擔任了兩年執行長(Managing Partner)的工作。除了台灣事務所業務的推動、管理的進行外,他與其他資深合夥人還共同負責與Baker & McKenzie全球營運做聯繫與結合,所以他也須經常出國開會。

Baker & McKenzie在全球如此龐大,如何進行各分所之間的聯繫呢?劉宗欣表示Baker & McKenzie有一個制度很好,即是全球有一個很強的Networking的訓練,新進的律師、資深的律師,甚至合夥人,均會有不同層級、不同領域的專業訓練,這些訓練是經常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行。所以每位律師進來,均可以受到相當好的訓練,一年好幾次的訓練,事務所的律師同仁均有機會參加。這也促進了全球各事務所間的良好互動,大家可以交換意見,提升自己,變的更國際化、更專業、更先進。許多的先進制度、先進問題,當台灣律師界尚未發現時,Baker內部已討論許多,所以他們常常走在前端。

因常有全球最新法律趨勢的情報,所以國際通商也藉此情況來對政府建言。如劉宗欣律師在台灣就常接受媒體訪問,或舉行研討會,把一些最新訊息,如對於資本市場、公司法、金融業務,甚至民事、刑事法務,經由各種管道向政府建言。譬如最近鬧的沸沸揚揚很有爭議的證所稅,劉宗欣說他以跨國法律業者及國際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認為政府宜花點心力在經濟的發展,因目前時間點上,全球正處在經濟衰退的處境,在向不景氣的方向移動,政府應多做些有利經濟發展的措施,待經濟把握住了,為公平正義或社會福利考量,再做平衡分配,較能得到民意支持。他表示,事實上,現在有些國際投資案件正因政府的措施而停滯不前,這些投資人正在觀望,所以台灣資本市場及國際投資案正因為證所稅事件處於不安穩狀態,需政府再多方面加予考量。

留學美國開啟人生視野

劉宗欣從小是好學生,讀書按部就班,台大法律系畢業後,當時對人生最大的裡想就是到美國唸書。為何會這麼講呢?因為他於民國66年大學畢業,正在軍中服役時,發生中美斷交事件,當時中美關係緊張,他的出國計畫稍受影響,以為不能出國了。後來他還是毅然赴美留學,在美國杜蘭大學拿到法學碩士,在佛羅里達大學拿到法學博士學位。

「到美國留學這條路是對的!」幾年後,劉宗欣回憶起這段日子的掙扎以及之後的比較。以前在台灣唸的是相對局部化的法律,較沒有國際視野,到美國後,那自由開放的思想很能引發法律人較宏觀豁達的觀念,刺激思想的提昇。他感覺自己思想開放了,自己能很自由、有邏輯的去發揮,並與教授順暢溝通與互動,「那不是填鴨式的,是自己表現出來的。一個好環境會讓你容易收集到各種資訊,並自由發揮你自己。」

譬如,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的中華民國被最忠誠的盟友美國背離,與美國斷交,美國竟然能以國內法的方式,建立了台灣關係法,以協助保障台灣的地位與政經情勢。這件事讓他深深感受到在世界法律的運作上,其實還是跟著實力在演變的。若從國際法及外交的層面來看,兩國關係一定是建交、斷交,有邦交、無邦交,以很清楚的邏輯來交往,但美國竟能運用國內法的「台灣關係法」來維持與台灣的關係,這實在是一些務實學者與菁英人士的智慧結晶,也代表著美國國力在那個時刻能左右這種準國際法律的制定。從台灣關係法後,後來其他國家也依此模式的運作,與台灣進行往來,台灣也能與其他國家繼續具實質性外交功能的交往。

「這代表美國的實力夠,才能如此運作!所以研習法律的人,除了邏輯規範外,也應看見政治影響法律的層面,強權是會影響法律的解釋與制定的。」劉宗欣說。

台灣、大陸與歐洲用的多是大陸法,是成文法,以法典做基礎。美、英、星、紐、澳用的是判例法,以判例做法律基礎。但因為美國是世界經濟中心、強權的關係,各國都受美國法律的影響,所有的貨物銷至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國美國,就要適用美國的法律。美國又主導WTO、GATT等全球關稅、自由貿易的事宜。不論你是大陸法系或美國法系,各國法律彼此間,有很多解釋,經常會有互動,特別必須多研議世界大國的法律規定,才能保障國內的廠商。所以他到影響世界最巨的美國唸法律,真的受用很多,這是劉宗欣深深的感受,也影響他後來回台的發展。

喜當執業律師 學以致用

劉宗欣出國前他原本想讀完書就要回國教書或到政府單位做事,所以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唸完博士後,就直接回台灣,一回來就先在東吳大學教書。

他回國的時候,新竹科學園區剛開始萌芽,外商不斷絡繹來台,建廠、設廠很多,台灣當時仿冒很嚴重,發生許多智財權的問題,還有許多投資案契約的擬定、公司糾紛的解決等,均與他當初所學很有關聯,可以充份學以致用,所以他有極大的熱情來研究這些事務。因此後來他還是做法律實務方面的工作,這律師一做二、三十年。剛開始在台灣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擔任公司投資部主任律師,於1996年加入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至今。由於他有法學的國際觀與國際實務的訓練,又精通國語、台語與英語,在辦理跨國投資、併購、爭訟、不動產、大型工程、銀行、財務及證券、訴訟及仲裁、智慧財產權等方面,均有相當傑出的表現。

他也經常寫作撰文談法,著有「併購經驗談」、「外資購買不動產法律觀」、「財經法規修法重點(2012.1.3經濟日報專訪」、「漫談台商赴海外上市之現象及趨勢」、「外人投資之現況分析」、「公平交易法對技術授權契約之影響」、「專利及技術授權之談判」、「台灣之智慧財產權及高科技之移轉授權」、「專利布局」、「2011年美國

專利制度之重要變革」、「由法律觀點提供企業紓困方案」、「高科技產業機密

資訊及重要幹部之維護及爭訟」、「高科技公司不能不面對的訴訟風險-內線交

易、專利侵權及假處分」、「內線交易實務問題研析」、「訂定仲裁條款應注意

事項」、「概談台灣訴訟」等多篇文章,發表在報章、雜誌及Baker & McKenzie出版品上。

擔任律師公會理事長從事律師公益

劉宗欣談到他人生的另外一個重要轉捩點是他進入了律師公會服務,從事了一些律師公益的角色。他於1986年加入台北律師公會,1993年至1995年擔任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暨台北律師公會的國際委員會主任委員,後來又於2002年擔任台北律師公會常務理事暨大陸事務所主任委員,2006至2008年任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2011年出任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擔任這些職務是要付出的,自己必須提昇自己,要投入一些非業務性的、公益性或準公益的業務,包括法律制度的修改、對政府的建言、司法改革、國際法律制度的比較與參用等。」他說。

談到目前台灣律師界現況,這位全國律師公會理事長指出,目前全台灣有執造的律師約有一萬兩千多人,真正執業的有七、八千人,有執造的律師一定要參加律師公會才可以執業。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是中央組織,性質上是總會,下面有十六個地方律師公會。總會設在法務部大樓內,有一位秘書長,有十位副秘書長,均是義工,另有四位專職的秘書處工作人員。總會還有二、三十個專門委員,所有律師業務的領域均有,包括訴訟、仲裁、公司財經法、智財權,甚至婦幼委員會、憲政改革委員會、人權保護委員會、司法革新委員會、環境法委員會、勞資關係委員會、國際事務及大陸事務委員會、二二八委員會、公共工程委員會等,組織很龐大,均是律師捐出時間來做義工。

劉宗欣擔任理事長,他主要要推動幾件事情:

1. 兩岸律師界的互動

這是時勢所趨,台灣律師去大陸執業,也要去大陸考試,先取得大陸律師資格,才能開設律師事務所。另外,在可預見的將來,台灣律師到大陸去活動、推廣業務將會愈來愈多,如何推廣及保護台灣律師到那邊的業務,也就是保障大陸台商、台灣一般民眾在大陸的利益,這是律師公會應該要去做的。

2. 國際律師界的互動

除了兩岸的關係外,也要推動與全球、美國、歐洲、亞太、日本等主要國家的互動,「台灣一定要國際化才能生存,與國際律師界的互動很重要,所以要積極參加國際律師的組織,以及參加國際律師界的活動。」劉律師說。

3. 加強律師的自治

要提昇律師倫理的水平,所以律師公會正在修訂律師法。劉宗欣希望在他任內能把十幾年來沒修訂的律師法修訂完成,希這是一本與國際水準契合的律師法。他正在努力中,應於今年內可以把這部律師法草案完成,送交立法院。

4. 推動專業律師證書制度

劉宗欣說,以往律師不比醫師,有很明顯的專業,律師被期待什麼都懂。但現在競爭與日俱增,律師需要更專業化。所以,他在推動一個制度,讓律師公會能篩選專業律師,頒給專業律師證書,這是獎勵性質的,讓民眾知道某律師有什麼專業。這個制度正在研擬推動中。

5. 推動律師轉任法官、檢察官或政府公職的工作

台灣本來就有律師轉任法官的制度,劉宗欣說他希望還要加強推行,希將來有更多的律師能進入法界工作,避免所謂恐龍法官的發生。劉律師說,在國外,通常法官是由資深律師擔任,唯獨台灣及少數國家是通過考試者即可擔任,有些法官才廿多歲,根本沒有社會經驗就開始辦案,這是大家所垢病的。所以他一直在協助推動這件事,目前成效不錯,今年就有約29位律師轉任法官。這些律師經過部份科目考試,再經嚴格口試,還要經過相當嚴格的職前訓練,才能擔任法官。今年新任法官由律師轉任者,已佔新任法官約二成的比例,劉宗欣說希望將來律師出任法官者能達到五成的比例,這樣法官的制度及運作會較完善。

鞭策自己貢獻社會

未來,劉宗欣說他會繼續做好律師的角色與本份。「我一向是個專業律師,一向也以律師工作為榮為樂。」太太問他天天在辦公室那麼久會不會太辛苦了,劉宗欣說他樂在其中,不以為苦,他享受每一場辦案的過程,他覺得每當為當事人解決問題、完成目標,就是他人生很大的成就。所以他會積極繼續做好律師的角色。

由於他兼負全國律師公會理事長的任務,他將努力推廣前述的幾個理念與目標。希望這些制度能對律師界、政府及社會做出貢獻。他呼籲律師除了從事律師業務外,應多投入公益,多為國家及社會服務。在國際及兩岸交流上,他也會積極扮演必要的角色,多多搭建交流平台及促進交流機會。以上於公於私,不論是律師業務的執行、國家法律制度的推動、對政府、產業界及律師界的建言、對社會的服務,他表示都將鞭策自己,盡個人棉薄之力來努力以赴。

劉宗欣律師也擔任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的監事多年,且是現任的常務監事。玉山有什麼會議及選舉的法律問題,均向他請教。劉宗欣說,玉山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他很少看見一個協會有如此多的菁英在積極熱心參與,這就是玉山的過人之處。這與玉山創業先進的理想與努力有關,台灣玉山這幾任理事長劉兆玄、史欽泰、李鍾熙領導著大家,一切為公、為科技界、為國家利益,常提供中肯之建言與服務,這是非常好的典範。這是一個無私為公、健康、思想開放、良性互動的菁英協會,他以身為協會的一員為榮。

10663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68號5樓之1 電話: (02)2738-7415 傳真: (02)2738-6346
E-mailservices@mjtaiwan.org.tw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 版權所有©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