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山 最新消息 活動報導 菁英專訪 玉山刊物 會員動態 合作專欄 週年活動


菁英專訪
PEOPLE


工研院產業學院培育產業創新人才

─訪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王鳳奎

文:朱麗芝

本刊於訪問工研院產業學院王鳳奎執行長後,王執行長因發生產業學院課程爭議事件而離開執行長一職,目前擔任工研院協理室資深特助及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理事長。但他對經營產業學院的熱情與理想、努力與成效均可在此文中一覽無遺。─編者註

工研院成立產業學院培養創新人才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配合產業發展的需要,培養知識經濟人才,加強人才的質與量,特別是培養創新人才有其必要。台灣的智庫─工業技術研究院,有將近四十年的豐富知識能量,除了將技術轉移產業界為國家社會帶來嶄新的動力與豐沛的資源外,多年技術研發與科技管理的成果若能轉換成培訓能量,培養創新人才,更是責無旁貸。工研院經由董事會通過,特於2003年底成立產業學院,由第一任徐章主任負責籌備,2004年中正式運作。產業學院的現任執行長王鳳奎博士,於2004年9月接任,產業學院亦從2005年開始有正式對外課程,提供各界多元的學習方案,包括高階經理人創新研習營、能力認證、海外學習、NSDB價值創造、科研六域、創新五力、產業人才發展等課程。

教學系統科技博士王鳳奎受邀回國主持產業學院

王鳳奎執行長原在美國密蘇里大學資訊科學與學習科技研究所教書。有一天,獵人頭公司找到他,說台灣工研院要聘請他,希望他能回台負責產業學院。他經過一番考慮,也與李鍾熙院長多方接觸,發現李院長是個有說服力的領導人,他自己也有一些個人因素的考量,所以就決定全家回國,接了這個職位。「我原與工研院沒有任何關係!」王鳳奎說。

為何他在遙遠的美國密蘇里州,會受到台灣的青睞?王鳳奎說他記得李院長告訴他,工研院有各種科技博士,但就是沒有教學系統科技的博士。所以當工研院成立產業學院時,就透過海外獵人頭公司找到了在密蘇里大學教書的王鳳奎博士,王鳳奎的專長正是知識管理與學習科技,特別是企業培訓與人才管理。

王鳳奎讀的是一個台灣尚沒有開發的新領域,他畢業於東海大學資訊科學系,獲有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電腦科學碩士及市場行銷兩個碩士學位,又是教學系統科技博士,主要專長包括企業培訓與發展、數位學習、知識管理、教學設計、多媒體系統設計等。他很高興被延攬回國服務,並且能夠學以致用。他為工研院及產業界設計了許多很好的人才訓練課程,也為政府提供了人才政策建議與設計人才認證及發展方案。

產業學院的課程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除了一般性的知識及技術的傳承中,更強調價值創造與跨領域能力,譬如開發NSDB方法及“5 go 6”學程。王執行長指出,面對企業追求成長的強烈需求,產業學院特別推出招牌「NSDB」的學程架構方法,要以明確的思考步驟,將技術、製造的思維轉換為以顧客價值取向的思維。所謂的NSDB,即提出洞悉市場需求(Needs)的解決方案(Solution),並透過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Differentiation),為顧客創造最大的效益(Benefits)與價值,希望引領企業突破競爭困境,創造顧客與組織的新經濟價值。課程以個案來鍛鍊創新思維與能力,並教導學員NSDB企劃心法、NSDB簡報心法、NSDB營運規劃,還有創新團隊體驗營。

另外,產業學院也特別推出“5 go 6”(台語發音”有夠力”)學程,5即代表「創新五力」系列,要培養人才的創新五力,即創意思考力、市場洞悉力、研發管理力、智權加值力與事業發展力。6代表「科研六域」系列,六大專業技術學程分別是資訊與通訊、電子與光電、先進製造與系統、生技與醫藥、綠能與環境、材料與化工。

將工研院技術與知識能量傳輸於社會

台灣目前在職能訓練方面,有許多機構均有類似產業學院的單位,如生產力中心、資策會等,每個單位的課程均是根據該組織的特殊知識能量去開課。王鳳奎表示,工研院本身就是一個強調創新研發的單位,所以產業學院的課程就會植基於這些創新的研發成果或方法去教課,特別在技術領域、創新經驗、法則與方法等方面,不會經營自己不擅長的課程,例如去與其他機構爭開財務管理的課或銷售的課等。另外工研院產業學院的課程與勞委會的課程也有區隔,職訓中心提供的是針對技職(vocational)的訓練,產業學院是針對工程師及管理師以上的專業(professional)訓練。

工研院是一個國家級的研發單位,如何將技術擴散出去也是重要使命之一,許多在職進修的學員都是來自產業界各領域,因此「藉由工研院特有的知識能量去培育產業需要的創新人才,也是工研院擴散技術的管道。」王鳳奎說。工研院有相當多的技術能量或知識能量,產業學院要藉著產業教育的訓練課程把這些能量擴散到產業界。譬如,工研院在研發技術上引進一些新的方法或有新的發明,產業學院就會透過教育訓練或研討會教給產業界,甚至經由此管道讓工研院研發同仁與產業界連結。他們找工研院同仁當講師,一方面把自己的Know How準備成講義,透過課程傳授出去,在課堂上與來自產業界的學員有互動,更清楚瞭解產業的需要與目前技術需求的水平。學院也因此促成了學員來上課,可與工研院在某處研發技術來結合,或進行技術移轉及研發合作。

王鳳奎表示,產業學院目前的三大主要業務:第一是執行工研院的員工訓練,要培養工研院所需的創新人才、技術人才、跨領域人才及研發主管。第二是對外課程,包括公開學習班與企業專班。公開學習班是讓各界學員根據自身需求來報名參加,他們還有客製化的企業專班,針對企業要求而特別設計的課程。第三就是參與政府計畫,譬如做專案計畫,擔任經濟部在產業人才發展的幕僚與智庫,所以要做許多人才發展的政策研究與策略建議。

產業學院目前各地的學習中心有五個,分別在台北科技大樓、新竹工研院、台中工業園區、台南創新園區及高雄一心路五地,方便各地業界人才參與創新學習,又能在地服務。至於師資來自於工研院院內同仁包括各級主管、工研院院友及學術界教授。學員全是在職員工,畢業時頒予證書,並不授與學位。

參加產業學院訓練的學員人次逐年增加,第一年有七、八千人次,第二年有一萬五千人次,第三年二萬人次,第四年迄今每年平均三萬人次。在這三萬人次中,三分之一來自工研院,三分之二來自外面產業界,其中以來自台北的人數最多。平均學費為一小時付費500元,但許多學員是由任職企業繳交大部份學費,以鼓勵員工進修,如果是工研院員工,通常就由所屬單位補助。

協助政府發展職能人才政策成果斐然

六年經營下來,工研院產業學院的成果斐然,但談起該學院為政府做專案計畫的部份,王鳳奎則是特別感到收穫豐富,津津樂道。

首先,在協助政府推動人才發展的政策方面,產業學院的團隊在經過縝密研究後,協助政府推出新興產業或新領域所需的人才,以及在這種人才發展上所需要的訓練模式。然後,經濟部就會形成人才培訓計畫,並且去推動及執行。譬如,產業學院會整合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的資訊,做成報告,經濟部會根據這個資訊,就知道在未來幾年應該培養多少人才,什麼樣的人才,一方面要由台灣內部訓練產生,另一方面在每年海外招才時做為參考的依據。

其次是產業學院協助政府推動職能(職業上所需能力)基準、人才認證及發展的機制,做的相當受到肯定。譬如在機械產業,他們協助政府制定機械產業人才所需的職能基準,就機械工程師應有的技能、知識及態度制定基本標準,有了這樣標準,對於機械人才的選、考、育、用、留等方面,就有了共通的標準與依據。

產業學院也不斷協助政府引進及找到創新人才的培育方法,並用這些方法去訓練產業需要的創新人才,才會設計及開辦「創新五力」與NSDB等創新課程。

學校所教的與在產業界所要的,其實是有落差的。所以產業學院協助政府做職能認證,先建制人才人力共通的標準,從產業觀點瞭解所需的人才,就可以將產業人才變化及產業人才需求等情報給學術界做參考,學術界可據此去調整課程或是師資,培養學生的職場能力。產業界也可以根據如此的共通標準來選擇人才及訓練人才。如果他特質好,有潛力,但技術不夠,就可以去做技能訓練。

在高等教育方面,產業學院亦協助教育部建制了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 - UCAN,針對高等教育的學生,首先他們可以先進行職業興趣調查,而就有興趣的產業所需的職業能力做職涯規畫的診斷,再根據診斷結果去設定他們學習上課的內容。

目前產業學院已為教育部將台灣產業分成16個產業聚落(Cluster),每個聚落下面有職涯路徑。每一個職涯路徑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他們均定義下來。據此定義,學生可對有興趣的職涯路徑做能力的診斷,這叫做「職能評鑑」。學生看見了這個職涯相關的需求,看見自己所缺乏的,就可以為自己的出路做準備,決定該修何種課程以彌補學用落差。

產業聚落與職涯路徑的概念雖源自美國,「但落實這件事情美國至今也做不到,因為美國太大,教育政策主要是由各州自己在主導,由州分下去地方教育廳,各地有地方特性、各地有不同產業要求,全國難以取得共識,所以要做出項UCAN這樣一套系統在美國並不容易。臺灣地方小,資源集中反而容易做。」王鳳奎說。

發揮比教學更大的影響力

「以前是教這些理論,現在是實踐這些理論了。」王鳳奎很高興他從美國回來這六年,不僅能學以致用,特別是透過工研院的名聲、與政府及產業界的關係,讓他在台灣經營這個產業學院所發揮的效果、影響力和層次,比他在學校單純做一個教書及研究的教授要來的大,要來的高。現在他因為在為政府做政策的研究與建議,有機會與高層官員互動,並影響他們重視產業人才培育的政策與方法,這個成就感是很大的。

另外,他贊許工研院是一個讓任何人都可以很快速成長的地方,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裡就如同是一個知識的大寶庫,可以讓自己很快就具有Multi disciplines的視野與能力。他在此職位也因此與同仁及產業界建立了許多人脈關係,成為好朋友。只是在台灣的工作文化上,往往強調work hard,而不是work s"">

當選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會理事長

王鳳奎今年一月剛接替詹文男博士,當選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會理事長(APPIA)。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會的前幾任理事長分別是史欽泰、李鍾熙、杜紫宸與詹文男。APPIA有四百位多位會員,對外開放,歡迎各界來參加做會員。每年舉行產業分析的高峰論壇,由活動與公關委員會負責,另外請資深顧問或理事辦理只針對會員的小型活動。產業學院並與工研院的產經中心(IEK)合作,由 IEK在固定時間辦理某些特定的產業分析趨勢研討會,發表IEK的產業分析報告,並進行Panel Discussion。每年一月有會員大會,每隔兩年改選一次。最近APIAA準備調整認證的規章,透過產業分析師的教育訓練與認證程序,吸收學生會員,培養他們產業發展日益重要的產業分析專業。¡�R

10663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68號5樓之1 電話: (02)2738-7415 傳真: (02)2738-6346
E-mailservices@mjtaiwan.org.tw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 版權所有©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