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山 最新消息 活動報導 菁英專訪 玉山刊物 會員動態 合作專欄 週年活動


活動報導
ACTVITY


2012/04/11玉山小聚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書畫收藏

何傳馨

傳統上認為書法及繪畫同源,歷代皇室及清代內府所收,這兩類文物皆為主要的大項。國立故宮博物院承自清宮舊藏,書畫即是主要品類。近數十年來,透過購藏、捐贈、寄存,持續擴充,目前書法、繪畫、及相關的碑帖、緙繡、成扇等,共計一萬餘組件。

清代以前,皇家收藏的目標大體一致,除了本朝宮廷書畫院或類似機構的製作外,古代重要名家名蹟,主流畫派,以及私人的大宗收藏,都在蒐羅徵集的範圍,因此累積千餘年以來豐富的藝術精品,不但完整呈現歷代藝術家創造的歷程,也充份顯示中國書畫藝術的精神與特質。以下就院藏主要特色略為介述。

晉唐書法名蹟

中國書法從四世紀東晉至隋唐,由帝王主導,建立了以王羲之為模範的古典傳統。中唐以後,典雅精緻的宮廷書風轉變,平民書家在書法創作中,加入富於個人魅力的技藝表現,士人書家則著重於情性的表達,書家的人格、學識與修養成為書法藝術的重要評價內容,為後世士人書法開啟了新的契機。不過晉唐書蹟歷經千餘年流傳,因人為與時空因素,幾乎流失將盡,本院藏十餘件題為晉唐人墨蹟,其中唐摹〈快雪時晴帖〉冊、〈平安何如奉橘帖〉卷與〈遠宦帖〉卷為王羲之楷、行、草的典型代表作。傳承王羲之草書的孫過庭〈書譜〉卷,是一件詞翰、理論與書法藝術並重的長篇傑作,此外後人評為天下行書第二的顏真卿〈祭姪文稿〉卷,唐代狂草藝術極致的懷素〈自敘帖〉卷,有神祕色彩的才女吳彩鸞的〈唐韻〉冊,都是流傳有緒,在書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烜赫名蹟。

北宋書畫大觀

北宋以文立國,尤其重視書畫藝術。繪畫方面,各類畫科成熟,專門名家輩出,描繪的題材亦十分廣泛,講究形神兼具,以精確的筆墨技巧與畫意的表達,再現蘊含於自然的真理,或在繪畫中寄寓畫家個人或群體共同的理想。北宋末,以徽宗朝主導的院體為主,繪畫轉趨精微富麗,賦予超越真實形像以外的象徵意涵,與詩歌及書法的美感結合為綜合的藝術作品。書法藝術方面,因為士人書家的參與,成為貼近藝術家內心,更具有抒寫情意的藝術形式,文人書家的典型成為後代書法評價的標準。

本院所藏北宋書畫,舉世聞名,為藝術史上最重要的收藏,山水畫如范寬〈谿山行旅圖〉,構圖採用移動視點,以高峻的山峰和渺小的人物對比,呈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郭熙〈早春圖〉利用更為複雜的構圖法,經營理想山水。畫中山石林木的合理安排,帶有象徵帝國氣象與人倫秩序的含意。花鳥畫則尚精密寫實以再現鳥禽生動的情態,崔白〈雙喜圖〉、易元吉〈猴貓圖〉、宋人〈梅竹聚禽〉等,均為繪畫史重要名蹟。宋徽宗〈蠟梅山禽〉首次將詩、書、畫同時出現在一幅畫中,增添抒情浪漫的氣息,開啟詩書畫三絕的特殊形式。書法方面,蘇軾〈寒食帖〉、黃庭堅〈松風閣〉、米芾〈蜀素帖〉均為自書詩作,蘇軾率性天真,黃庭堅抑鬱頓挫,米芾筆勢挑盪,各有特色,為尚意書風的代表。

南宋冊頁小品

南宋繪畫以構圖簡約的小景畫最具特色,畫家從大自然景物中,截取一角半邊,以精鍊的筆墨,空虛留白的構圖,在斗方或團扇冊頁中,創造出兼有豐盈與空靈的美感。院藏南宋冊頁小品彙集於不同集冊中,包括各類題材,山水畫如賈師古〈巖關古寺〉,以明顯的虛實對應方式,在尺幅中表現出遙闊空靈之感;夏圭〈觀瀑圖〉,遠近高低,空間層次分明,筆墨尤其精鍊。界畫樓閣如李嵩〈月夜看潮〉,以俯視角度畫樓臺宮殿一角;馬麟〈秉燭夜遊〉,取材蘇軾〈海棠〉詩意,描繪皇家宮苑夜景。人物故事畫如無款〈虎溪三笑〉,畫陶淵明、慧遠法師、道士陸靜修交往軼事。風俗畫如李嵩〈市擔嬰戲〉,以市井平民婦孺為題材。花鳥畫如李安忠〈竹鳩〉、林椿〈山霽雪〉、李嵩〈花籃〉、馬麟〈暮雪寒禽〉等,以形寫神。這些作品多出於供職畫院的宮廷畫家之手,畫上經常可見皇帝或后妃題寫詩句,顯示帝王重視文藝,參與書畫藝術創作活動的傳統。

元代文人畫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宮廷對書畫的主導不同於前,業餘性的文人畫興起,主張以畫寄興,以書法入畫。院藏趙孟頫及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瓉、王蒙的作品即為此類畫風的典型。趙孟頫出身趙宋王室,詩文書畫俱精,他的〈赤壁二賦〉、〈鵲華秋色〉與〈窠木竹石〉代表從復古到追求詩書畫融合的高深境界。黃公望晚年住在富春山,〈富春山居圖〉即其生活寫照。吳鎮賣卜江湖,〈漁父圖〉代表他的漁隱理想。倪瓚散盡家財,浪跡五湖三泖,〈容膝齋圖〉顯現他狷介淡泊的性情。王蒙隱居黃鶴山,號黃鶴山樵,〈花溪漁隱〉也與吳鎮相呼應。

明代宮廷藝術與主流畫派

明代立國,華夏重歸漢族統治,仿宋代圖畫院之制,徵召畫家入宮任職,宣德、成化、弘治三朝,宮廷繪畫最盛,並與浙派繪畫結合,成為十五至十六世紀前期繪畫的主流。院藏中,此一時期宮廷畫家作品十分豐富,花鳥畫家如邊文進、呂紀、林良,山水畫如戴進、鍾禮、王諤、朱端、吳偉等,均有重要作品流傳。另外有多件舊題為宋人的畫作,也經由現代學者的考察,回歸浙派畫家的本名。

元末文人寫意的遺風,在明代為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繼承。四大家都出生於蘇州,因此有「吳派」之稱,以沈周為領袖,文徵明宏揚之,一直影響到十六世紀。院藏四家畫蹟質素精瞻,若以編年方式展現,足以顯示吳派的發展全貌。蘇州文化藝術的興盛也顯現在書法創作上,沈周、吳寬、祝允明、文徵明、王寵、陳淳等,或蹤跡宋賢,或融會漢晉古法於縱橫姿肆行草書中,院藏也極具代表性。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吳派後期繪畫趨於枯弱僵化,導致變形畫產生。另一方面,兼具書家、畫家、鑑藏家身份的董其昌在理論上,區別職業與業餘畫,院體畫與文人畫,提出南北二宗論,以南宗為正統。在創作上,講求筆墨意境,構圖的虛實分合之勢,進而達到集大成之境。

清代宮廷繪畫與西洋風

清初畫壇創作思想和技法深受董其昌影響,以古人創作經驗為規範,形成取法傳統的仿古風格,號為正統派的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的畫風和理論成為清代宮廷所喜好的作品。

明末西洋繪畫的技法和觀念,隨著傳教士的來華,逐漸傳入中國,清初乾隆時供奉朝廷的歐洲傳教士畫家有郎世寧、王志誠、艾啟蒙等,他們採用中國筆墨材料,運用油畫技巧,引進西畫明暗、光影及透視法,創出「中西合璧」的繪畫,宮廷畫家焦秉貞、冷枚等都受其影響。標榜摹古傳統的正統派繪畫與吸收西方寫實精神的西洋畫風,在清代前期宮廷繪畫並行不背,也是本院書畫收藏中十分重要的部份。

10663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68號5樓之1 電話: (02)2738-7415 傳真: (02)2738-6346
E-mailservices@mjtaiwan.org.tw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 版權所有©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