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山 最新消息 活動報導 菁英專訪 玉山刊物 會員動態 合作專欄 週年活動


活動報導
ACTVITY


9/28創新醫材論壇
Fitzgerald、李鍾熙、吳丁凱與張鴻仁
座談台灣的醫材產業發展近況

文:翟厚翔、羅崇瑋整理

主持人李鍾熙博士:

我們今天的幾位與談人,除了主講人Dr. Peter Fitzgerald外,還有波士頓生物科技創投公司董事長吳丁凱先生,及上智創投公司總經理張鴻仁先生。有兩位Peter在此,Peter Fitzgerald 和 Peter Wu吳丁凱先生,我們歡迎他們到台前來,並先請吳董事長與張總經理分享一下對醫療器材領域發展的看法。

吳丁凱:

大約五年前,我跨入生技創投業服務時,曾有記者問我對台灣生命科技產業的發展與未來的看法?當時我就很看好醫療器材產業。因為台灣在IT代工、精密製造、產品縮小化(Miniaturization )以及ICT有很強的技術能力,這些技術應用在醫療器材開發上,就已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事實上,這些年台灣在醫療器材科技上有些令人注目的產品,例如血糖儀、血壓計及洗腎用相關醫療耗材…等,目前醫材的產值已達800億,規模雖不算大,但進步之速度令人驚艷。近年來政府非常重視與支持發展生物科技產業,對許多經由政府整合的具有建設性的方案,是很有助益的。我認為,台灣生物科技醫療產業的發展來到一個很關鍵的時刻,因為我們渴求的並非僅止這些較低階的技術或低附加價值的產品,這些可經由中國或其他開發中國家去代工,我們應該力求產業升級。加上這個產業的挑戰是很多的,需要許多專業人才一起努力. 台灣每年約有三萬名學士/碩士生畢業主修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也是新的生力軍,應該讓他們發揮所長,不過新手需要培訓,須要藉由已有經驗的中堅人員來帶領,我很期望這STP以發揮十倍的功力來彌補這個缺口,假以時日,更能發揮產業綜效。

張鴻仁:

Peter的演講實在是非常好,讓我在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第一個,大家都在講台灣IT產業做得這麼好,為什麼醫療器材做不起來?Peter教我們的第一課就是─因為我們台灣人做東西都是說我會做什麼,我會做這個,你這個東西很簡單我會做,你只要拿任何一個東西出來,台灣一定有辦法做的。你知道台灣很會做,但是台灣人很不會發明。醫療器材第一個禁忌就是你覺得你很會做,那我就做給你用,錯!Peter說你要先跑到醫院去問醫生跟病人需要什麼,然後再回過頭來設計一個東西,這是第一課,這是最困難的。

設計出來後,你需要走一個途徑,我們叫做法規途徑,因為這一行是全世界最受規範的一個行業,你要把這個東西賣出去,你就乖乖的要接受每一個國家的FDA,台灣叫做食品藥物管理局,美國叫做FDA,我們叫TFDA,中國叫SFDA,韓國叫KFDA,大家都叫類似的名字,你要跟他明說你的東西是安全的、是有效的,我們大部份在這產業的人沒有走過這個path,所以他們沒有辦法瞭解這裡面又有什麼樣的風險?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我的東西做起來為什麼主管機關都不核准我?所以這個path是不清楚的。因為這個path不清楚,剛剛吳董有講,我們台灣最大的醫療器材產業,你看那些上市上櫃公司,做的東西跟consumer good 是差不多的,就是些血糖儀、體溫計、血壓計等,股王精華光做contact lanes。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講到價值,全世界的創新都在美國,因此創新中心當然就是在矽谷,這是必然的,今天我們台灣要變成創新中心,我們當然是需要去檢討。

今天真的是非常難得,因為這幾年呢,就是台灣和史丹福合作做的這個STB計畫,我們的負責人林美雪,原來是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的秘書長,她把這個計畫做出來,培養了這麼多的年輕人,真的是不容易。然後我今天聽到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 Peter!You are going to raise a fund,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他願意來,跨太平洋成立這個基金,因為我們是做start up,所以我們知道這其中的困難處,過去我們做藥比較多,但我們最近的確開始著手在Medical device,非常的勇敢,例如最近永豐餘成立了一新公司。我們就是要在血液裡找癌細胞,我們是在identify那幾十億分之一,也就是說這麼多的細胞中我要找出一個,這麼多是多少?幾十億!那用什麼技術?你真的很難去想像。他用的是這個雷射的技術跟微流體的技術,這些東西台灣全部都有,台灣很會做這些事情,然後我們把它弄在一起,希望能夠走到全世界第一,類似這樣的概念。

其實我們不是創新者,創新者還是在美國,但他們相信對於做出雛形及成品,台灣依然是一個最棒的地方,這個過程需要的就是有心,而且需要內行人,需要有創業精神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一定是M. D. 或是Ph. D.,不是醫生就是科學家,經過大家這樣幫忙完成的,所以我事實上,對於這件事總是懷著高度的興趣,且我真的很欽佩Peter,他的精神、他的耐心,以及他那持續研究的態度,所以謝謝大家!

主持人李鍾熙:

張博士指出,台灣人對於製造產品很在行,但創新創意部分仍然欠缺,所以我們必須和美國的創新中心合作。除此以外,我認為台灣其實還有其他的問題,例如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在先進的新創事業上,大部分都只投在短期的產品或專案上,這是另一個問題所在。我們現在回到Peter的演講,在他的演講中指出在醫療器材創新上,有著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式,一是發明後建立Prototype並獲得專利後,授權或賣給其他人以獲利;另一種模式,則是更進一步地往下走,獲得臨床許可並商業化,自己生產及行銷。請問Peter,您認為台灣發展醫療器材那一種模式較為可行?

Peter Fitzgerald

我想大概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在台灣要做創新醫療器材的開發,我們必須整合各個環節,包括了專利、資金、併購、政府法規、華人市場等,以及持續地對STB的計畫投注更多的心力。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真正去了解專利部分,不僅是觀念或方法,而是實際的醫療器材開發可行性。這些事情需要由研發人員自己來做,不是只委託給專利律師協助。一方面是因為技術人員懂得技術的關鍵字,能夠找到相關技術;另一方面是因為網路的方便性(google patent或是美國專利局USPTO),你僅需要用一點力氣就可以搜尋到所有的先前技術。這些專利檢索結果也是有價資產。若我們夠幸運,我們可以將開發產品或點子賣出去;但是若不夠幸運,這些專利檢索報告會是很重要的後援。特別是在創投對你作降值(write down)時。

我認為台灣是個很好的創新以及育成環境,可以將其他地方(例如以色列或美國)的創新,作更進一步的育成,這包括了如何實現想法、製作原型、讓專利更完整等等,之後試著找出不同的出場方式,包括賣給大廠、賣給對岸的醫材通路廠商等,這些都是可行的方式。

就我之前的經驗,創投已經可以接受投資一個技術後,在18-36個月之後再賣出賺個4、5倍。這樣對於這些創投業者來講,它的內部投報率(IRR)就變得比較合理。2010年美國健康照護產業中,公司併購(M&A)總金額是330億美金,這是2009年的兩倍。所以併購仍然會發生,只不過現在不可能有100倍的獲利,但是至少都會有5倍的獲利以上。

因此我認為台灣是可以扮演這樣“育成”的角色,特別是著重在“技術轉譯(translation)”方面,把臨床需求及早期創新技術轉化育成有商業價值的醫療產品,這會是未來很有機會的方向。目前以色列已經有這樣的機制,許多醫材大廠,包括J&J、Medtronic、BSC等,都在以色列看新的技術,並且買下有發展潛力的公司。我認為台灣也可以發展這樣的部分。

主持人李鍾熙:

也請教台灣的兩位嘉賓,是否有可能支持只擁有IP而沒有產品的公司?有那些是台灣需要注意的?未來展望為何?

吳丁凱董事長:

我想補充說明,為什麼從投資的角度我會對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越來越樂觀,一大原因是在於人類高齡化,越老越需要更好的醫療照護,第二點就是剛剛聽Peter講到,許多病人做了大手術以後,又再度回醫院去,所謂re-hospitalization,但我沒有想到是那麼大的人數。所以如果第一次就做對了,用好的Procedure、用好的Device,也許就能避免再回醫院。我們大家都聽到台灣的全民健保虧損很多,雖說是全世界最好的,但花費實在太龐大,政府一直試圖減少預算,如果說我們用這些東西做對的話,讓所謂要住院的人不用住院,讓動大手術的可以改為小手術,我相信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你要能夠做得出來也會是一件很賺錢的事情,不光是取得全民健保給付,還會有其他投資利得。

我看到的另外一個很樂觀的事情就是醫療器材方面,其實李鍾熙理事長在工研院的時候就成立一個所謂「快速試製中心」(RPC),就是你想做一個醫療器材,除了有一個觀念並將它做出來外,還要先進行「可行性」查驗,包括去查IP、去查專利,如果過不了RPC這關的話,你就算了。其實對這個發明者是很有用的,不然他以為他有個了不起的發明,其實別人早已經有專利了,就可省略時間和資源了。所以我覺得這個RPC是非常好的事情。像我以前是做化學工廠,當你在實驗室有了成果,得先到試驗工廠去放大,不可能馬上就蓋個工廠。這個RPC就有點像是試驗工廠,所以這個事做得非常好的。

我觀察早年RPC的案子實在是不怎麼亮眼,就想起之前我們波士頓生技創投,曾投資一個美國的醫療器材公司,我們都覺得它好得很,又不具侵入性,又是很容易拿到很多Data。結果醫生不採用,最後那家公司就倒了。所以我把這個經驗跟RPC的人學習分享,後來個案就開始邀請醫生共同參與。倘若你開發的醫材沒有醫生採用,那就別談了。RPC現在每個案子沒有醫師參加的話就不考慮。我發覺我們台灣很會舉一反三,而且能快速抓到竅門去應用。

回到剛才我被問的問題,說我們創業投資只投有專利的公司嗎?也不盡然。擁有專利的確很重要,所謂的致命的專利,就是說我有這幾個專利可以防堵而產生進入障礙,或者這個專利佈局很好,別人就不敢碰,你可以把它授權(License)出去受取高額權利金。而台灣的股票市場目前還是要看有沒有營收,盈利績效如何?有營收表示有產品銷售出去,所以我們還有進步的空間。

主持人李鍾熙:

台灣應先著力於單純只擁有IP的公司嗎?Peter,您的看法如何?

Peter Fitzgerald:

或許他們擁有產品原型,或者他們擁有產品,或者他們擁有市場。所以,可以有非常多不同的階段、不同模式。

STB計畫主持人林美雪博士:

STB計畫已執行4年,在初期的甄選中並沒有醫生、或具有創業精神或是有醫材產業經驗的博士來參與。經由後續幾屆的推廣,參與人才的人數和素質不斷提升,目前共有超過250位人才來參與,博士佔1/3,醫師22個。而我們只選上10位博士和7個臨床醫生。STB計畫的專屬網站:www.stb.org.tw,一年有10萬的瀏覽率,我們篩選全世界最好最新的醫療器材技術及發展趨勢展現在這個Website上。

STB計畫確實帶給台灣醫材社群是有相當影響的,過去臨床醫生並不太了解他們在醫材產品發展上的角色,但是執行4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醫生申請醫學工程研究所進修,將構想透過醫工領域的訓練而實現。因為每年可以選上到Stanford的人數有限,有許多“遺珠之憾”,因此我們複製史丹福的培育方式提供國內的培訓。目前,我們與台大醫院和榮總/陽明合作執行“臨床實務培訓”,由臨床醫療團隊(如台大有八位心血管醫師及醫療影像專科醫師)訓練國內工程師,Prof. Fitzgerald來台期間會指導國內培訓的,讓一些研究構想更紮實接近臨床上的需求及產品發展。

Prof. Fitzgerald要表達的重點,是從臨床需求、創意解決方案、到運用簡單可行的技術設計出醫療器材,進而創造第一階段的早期價值。而早期價值並不代表是早期未成熟(early stage)的技術,目前STB計畫學員在史丹福所帶回的創新技術,大多已完成專利分析佈局及產品原型,甚至有些技術已經進入動物實驗試驗。最後,我也期許STB計畫可以與台灣醫材產業共同成長,更著重發展有高價值的創新醫材產品,而不是總是在談論代工市場。

主持人李鍾熙:

這個STB Program從開始一路走過來真的蠻辛苦的,現在應該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機會,因為「人」是最重要的。事實上政府雖然支持Biotechnology Industry,可是真正用在Medical Device方面的經費其實是非常少的,只有整個Biotechnology的十分之一。台灣像STB的Program應該把它擴大,這會是個很大的力量。今天這麼多人來參加,表示大家對這個Area有興趣。生技產業要起來,不管產品也好,公司也好,一定要有人去投資,要有人去參與,才有可能發生。謝謝大家今天踴躍來參加。

10663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68號5樓之1 電話: (02)2738-7415 傳真: (02)2738-6346
E-mailservices@mjtaiwan.org.tw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 版權所有©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